来历: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讨院宏观经济研讨中心主任 黄志龙
8 月 31 日,全国人大正式发布了新一轮个税变革方案。大多数剖析以为,个税起征点进步、加大税前抵扣等减税方针,将使居民消费完成触底反弹。可是,依据国内外前史经历,以 " 毕其功于一役 " 的心态,寄希望于减税反转消费疲软的趋势,终究可能会大失人望。
前两次个税变革未显着影响消费
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以来,我国个税共阅历了 6 次修订。可是,引起社会广泛重视、起到比较大的减税效果的个税变革是 2008 年和 2011 年两次起征点进步:
第一次是 2008 年个税变革,将免征额由每月 1600 元进步至 2000 元。从变革效果看,2008 年我国乡镇居民人均月薪酬性收入为 841.58 元,免征额上调至 2000 元今后,工薪阶级交税人数占全国员工人数比重下降至 30% 左右,大部分员工收入都在起征点之下。减税之后,2009 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中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出现了前史初次负增加(-0.3%),可是,当年的居民消费没有任何起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个人消费开销增幅仍出现了大幅回落,直到 2010 年之后才有所上升。
第2次是 2011 年个税变革,将免征额由 2000 元进步到 3500 元,交税人群的比重也大幅下降到 7.7%。减税之后的 2012 年,财政部分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接连四个季度大幅负增加,可是,201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个人消费开销增速不光没有上升,反而继续下探走低(拜见下图)。
减征个税为何没有提振消费?
为何个税变革无法直接提振消费,这需求从个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程来进行剖析。
具体来说,减征个人所得税无法直接影响消费,而是经过影响一些中心变量,进而对终究消费发生效果。从影响机制上看,个税一般是经过两条途径影响居民消费开销:
其一,个税可以直接改动可支配收入水平。经过下降个税可添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新添加的可支配收入,以必定的份额(边沿消费倾向)用于添加居民消费。
其二,个税经过调理收入分配距离来影响居民消费行为。个税变革经过调整边沿税率、免征额、税前抵扣等目标来调理收入距离。其间,边沿税率合理提高将增进税收的累进性,以缩小收入距离。可是,过高的边沿税率,却可能对高端人才鼓励和立异才能发生负面影响,一起还可能添加逃税动机,下降个税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我国仅仅对工薪所得实施高额累进制:最高税率达 45%,而运营所得最高税率为 35%;产业所得(利息、股息、盈利、产业租借所得、产业转让所得)和偶尔所得、其他所得的税率仅为 20%;个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一年以上的,股息和盈利所得免税;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股息、盈利所得免税;股票转让的溢价所得免征所得税。
这一成果必定是:个税沦为 " 工薪税 ",特别是工薪阶级中的中高阶级税负之高全球稀有,企业家和不依托收取月薪酬日子的有钱人反而交税更低。由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准则,与缩小收入距离的方向彻底相反,中等收入阶级苦不堪言。
实际的数据也表明晰这种现象和趋势,个人所得税对缩小居民的收入分配和财富的距离效果甚微。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自 2000 年初次超越警戒线 0.4 以来,全体出现出先攀升后安稳的态势。2003 年至今,基尼系数从未低于 0.46,最近三年更是逐年上升,由 2015 年的 0.462 升至 2017 年的 0.467 ( 拜见下图 ) ,财政部分的个税收入快速增加与收入分配距离趋势彻底相反。
依据经济学有关理论,高收入者边沿消费倾向要低于中低收入者,而当过多财富把握在较少人手中的情况愈演愈烈时,便会按捺全体居民的消费添加。
虽然高收入者也在豪车、高端白酒等高层次消费范畴有所奉献,但比较那些规划愈加巨大的中低收入 " 长尾人群 ",他们关于全体居民消费扩张的效果,不足以抵消收入距离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激活居民消费需求战胜哪些妨碍?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下降个税对提振居民消费会有必定的促进效果。当时,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加的,除了居民税负过重、收入分配距离过大等原因之外,还有以下两个要害妨碍:
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回落的趋势。从前史来看,居民消费的增加首要依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反映到数据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乡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几乎是彻底同步的(拜见下图)。可是,近年来在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布景下,居民薪酬性收入增速显着下滑,这使得本年上半年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名义收入增速已回落到 7.9%,实际收入更是降至 5.8%,低于 GDP 的增速(6.7%)。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继续回落,将成为激活居民消费增加的首要妨碍。
二是家庭债款担负过重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咱们来调查我国居民杠杆率和居民人均消费开销增速的改变,二者的反向改变联系较为显着,特别是在 2010 年 -2017 年,居民杠杆率翻了一番,而乡镇居民人均消费开销增速却回落到 5.9%(拜见下图)。
或许会有人质疑,我国居民部分还没有阅历一个完好的去杠杆周期,也无法证明居民去杠杆之后消费必定会上升,可是从一般的知识和下文美国的经历来看,居民债款担负过高,无疑是居民消费继续疲软的重要要素,尤其是居民杠杆率可能面对一个临界点,一旦超越该临界点,进一步加杠杆可能对影响消费拔苗助长。
下面来看美国经历,2008 年次贷危机前后,美国也出现了这种居民杠杆率与个人消费开销的典型负相关联系。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以政府加杠杆、企业和居民去杠杆的方法,完成了经济强势复苏,其间居民部分杠杆率(居民债款 /GDP)从前史高位 90% 下降到 78%(见下图),这使得居民消费可以轻装上阵,近三年来美国个人消费开销同比增速长时间保持在 3% 左右,为美国经济复苏和增加发挥了要害效果。可以说,美国居民部分去杠杆进程,也是居民消费强势反弹的进程。
归纳来看,此次减税可能会对激活居民消费发生必定的效果,可是商场和投资者不该过火达观,由于我国的个税准则并没有显着缓解居民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距离过大的问题,再加上对消费增加负面影响较大的别的两大要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落和居民部分杠杆率高企,盼望此次税改改变当时消费疲软的趋势是不实际的。
修改 : 陈霞、吴舒坦